楊正琦,今年14歲,去年7月從杭州外國語學校讀完初一后,入讀加拿大維多利亞市的圣馬可大學學校,今年初三剛畢業(yè)。
13歲出國
兩年前的國慶節(jié),父母通過電子郵件預約后,帶我參加了加拿大一個學校的長達4個半小時的入學考試,4個月后學校發(fā)來了有條件錄取通知。(所謂有條件,就是要我在開學前補習英語達到一定水平后,才能正式錄取。)所以,去年7月,我從杭外讀完初一后,就上了暑假英語補習班,通過努力,我順利地來到了加拿大讀 8年級,當時我只有13周歲,又是自己離開父母一個人住校,所以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真正的挑戰(zhàn)。
我去的圣馬可學校,之所以叫做大學學校,是因為這個學校名字的最后有University School 的名稱,是以升大學為目的的學校。這學校在溫哥華島上,又是一個私立學校,中國人很少。這樣問題就來了,有一些種族歧視的味道摻和在某些同學的言語中。有時他們不會用同學來稱呼你,而是用黃種人或者亞洲人來叫你,更不能忍受的是有些人會用這些稱呼來罵人。中午休息,我有時去電腦室看一些中國新聞,鄰座的同學看不懂便以此來取樂我。
打球以德服人
在加拿大,英式橄欖球是一項熱門運動。我經(jīng)過一番努力,參加了8年級的橄欖球校隊,但在隊中就有一位像我前面所說有種族歧視傾向的學生。他在學校里聲譽不怎么好,而且他還坦言,他要離開這學校,因為到了高中,亞洲人會變得越來越多。
今年春天是我們的第二個賽季,我們分兩個隊在聯(lián)賽中進行比賽,我一開始就覺得倒霉,因為我居然和那個人分在了一組。但巧的是,恰恰是我成了他的第一個亞洲朋友。
我和他在球隊的排列中經(jīng)常是相鄰,他在內(nèi)我在外。他的任務是找機會傳給我球,或者自己沖。但是很多時候他會犯一些低級錯誤,我就幫他彌補過來。我不挖苦他也不嘲笑他,只是默默地幫助他,或者說我在默默幫助這個球隊,加拿大講究這樣的奉獻,提倡這種團隊精神和領(lǐng)袖能力。
有一次,他在禁區(qū)內(nèi)把球傳丟了,眼看別隊就要得分時,我?guī)退饬藝?。這個時候他跑來向我道歉,我只是笑了笑,然后就原諒他了。在這件事上我悟出了對外國人的處事態(tài)度,就兩個字――寬容。我沒有送他任何禮物,也沒有用上一句討好話語,只是在他犯錯誤、將要受到批評時,沒有趁人之危,批評或者嘲笑他。退一步海闊天空,我終于用行動讓那個小子服了我。
下半年,我們要上9年級――加拿大的高一相當于中國的初三。而那個小子將轉(zhuǎn)到另一所學校去了。初中畢業(yè)典禮的時候還真不太舍得他走,不過,沒辦法,只能盼望將來橄欖球比賽時見了!